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有效實現社區服務一體化
本篇文章898字,讀完約2分鐘
政策指引,共建整體型社區模式
《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區第1部分:智慧社區建設規范(征求意見稿)》指出,最大限度推動社會治理向末端延伸,做到在網格內第一時間感知防范社會風險,第一時間發現處置矛盾問題,第一時間了解相應群眾訴求,排除互斥和不合作的“碎片化社區模式”,有效實現社區服務管理扁平化、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整體型社區模式”。
疫情防控期間,智慧社區的落地應用進入加速階段。今年民政部印發《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指引》,提出“依托各類現有信息平臺特別是社區信息平臺,開發適用于社區防控工作全流程和各環節的功能應用”。如,有條件的社區,在社區居民授權同意的情況下,可通過社區物聯設備智能互聯提供人臉識別通行服務,可設置紅外體溫檢測設備,自動對社區出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等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基建”為智慧社區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6部門聯合印發《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方案》,提出“提高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包括推進社區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安防系統智能化建設,整合社區安保、車輛、公共設施管理、生活垃圾排放登記等數據信息,推動門禁管理、停車管理、公共活動區域監測、公共服務設施監管等領域智能化升級等。
外部大環境的整體行業趨勢
近年來,智慧社區產業逐漸形成多方參與、互利共贏的局面。區塊鏈技術作為構建價值互聯網的基石、產業互聯網的價值連接器、驅動新經濟發展的引擎、未來經濟建設的新型基礎設施,正逐步開始賦能我國新經濟建設,構造可信任的企業合作伙伴關系和社會化商業價值網絡,營造共享、共贏、信任的社會化商業創新生態環境。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監事王玉恒認為,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一背景下,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無疑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因此,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持續深化,數字經濟將持續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標題: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有效實現社區服務一體化? ??地址:http://www.xxdb.net/ms/2021/1229/50136.html
上一篇:文字邦邦:元宇宙將在5至10年見雛形,普通人如何找到商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