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中國內循環越強世界“脫鉤”風險越小
本篇文章1605字,讀完約4分鐘
樊大23;
本報評論家
和平與迅速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 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任何國家都不能關門建設。 中國決不回顧歷史,不要求關閉“脫鉤”和排他性的“小范圍”。 亞太地區要繼續接受風氣,堅決維持和平與穩定,堅定遵守多邊主義,重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我們要繼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早日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
國家主席習大11月20日晚在北京通過錄像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27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了“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說。 習大指出,現在世界和亞太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新冠引發的肺炎疫情正在加速這一趨勢。 亞太合作未來的道路怎么走,關系到地區的迅速發展,人民的福利,世界的未來。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apec )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 亞太經合組織成立30多年,是世界格局加速發展的30多年,也是亞太地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30多年。 其間,中國再次打開國門進行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迅速發展了自己,而且造福了世界。 中國與亞太各成員建立了利益密切的融合伙伴關系,繼續為亞太和世界經濟注入強大的動力。
人類正處于特別的歷史時期。 全球流行新冠肺炎,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世界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 除此之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欺凌行為上升,經濟全球化逆流而上,世界經濟中的風險和不明確性加劇了。
亞太合作的未來之路怎么樣? 只有看過去才能看穿未來。 亞太經合組織誕生于世界冷戰結束的年代。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地區集團化的趨勢不斷提高。 亞太經合組織應運而生,為推進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為加強成員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亞太地區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中最強大、最活躍的板塊。
現在美國政治家提倡瘋狂的“新冷戰”,提倡中美的“經濟脫鉤”“科技脫鉤”,試圖人為切斷世界產業鏈的供應鏈。 美國政治家試圖用意識形態的分界線,通過與中國“脫鉤”處理自己面臨的問題,來掩蓋美國疫情的強烈現實。 美國政治家的所作所為只能是一飲而盡,進一步損害本國公司和民眾的利益,但不能使世界相互封閉,恢復到相互分割的狀態。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在亞太地區是人心所向。 有些國家的少數政治家妄想把世界拖進“新冷戰”,試圖由此重新確立統治世界的霸權地位,但這樣的計劃最終只是癡人說夢。
亞太合作的未來道路,必須繼續開放包容。 開放是國家進步的前提,關閉必然導致落后。 和平與迅速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 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任何國家都不能關門建設。 中國決不回顧歷史,不要求關閉“脫鉤”和排他性的“小范圍”。 亞太地區要繼續接受風氣,堅決維持和平與穩定,堅定遵守多邊主義,重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我們要繼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早日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
日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第十四五年計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國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快速發展格局。 我們構建了新的快速發展結構,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實際上,中國經濟國內的大循環越強,亞太經濟合作就越穩定,世界“脫鉤”的風險也越小。 今天的中國已經與亞太各國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入融合。 目前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有4億多中等收入人口。 在新的快速發展格局下,中國經濟內循環越強,市場潛力的挖掘就越充分,為亞太及世界各國創造的訴求就越多。
具有強大國內市場和高水平國內大循環的中國將繼續保持亞太地區強大迅速的發展勢頭,成為世界經濟機遇。 具有強大內循環的中國經濟將消除阻擋世界經濟復蘇道路的“脫鉤”障礙,為各國提供越來越多的市場機會、投資機會和增長機會,造福各國人民。
標題:普法:中國內循環越強世界“脫鉤”風險越小? ??地址:http://www.xxdb.net/pf/2021/0108/24168.html
下一篇:普法:警惕債市風險溢出效應